兩岸社工發展的差異- By Hazel
這篇文是Hazel寫的,他是我研究所的陸生好朋友,主要講述兩岸社工發展上的差異,不同於以往的是過去兩岸社工差異的議題大部分都是以台灣人的角度去思考,而這篇文改成以「對岸」的角度來撰寫,歡迎一起來看看我們台灣的社工發展在陸生眼中是如何呢?
與大陸僅有一海之隔同為華人地區的台灣,在社工機構的發展模式與形態上也與大陸的社工機構發展模式有很大的差異,台灣早期社會福利的發展主要是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給予經費支持,讓私人福利機構提供直接服務並維繫其組織生存。
1980 至 1990 年代間,台灣社會則面臨了經濟成長所產生的結構性變遷,加之社會運動的蓬勃發展,使得台灣政府通過許多重要的社會福利法令,社會福利相關支出不斷升高,福利服務的內容亦不斷成長。此時,福利服務的私有化、社區化及去中心化雖是台灣社會福利發展的重要趨勢,但在私有化部分仍未能全面開展(詹火生、林慧芬, 2003)。
由此不難看出,由於經濟的發展和相關社會福利政策的推進,使得台灣社福機構的發展十分迅速,台灣民間的社福機構大多有財團或政府委託的經費支持,社工機構的類別也大多由服務對象或服務模式的不同進行分類,各縣市也會有大機構的分機構,例如,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以下簡稱家扶),在台灣各縣市也都有地方的家扶與各縣市政府合作為當地居民提供服務,也正因如此家扶在台灣的各個地區也有較高的知名度,與大陸當前的社工機構不同的是台灣的機構有較為完善的社會福利相關政策支持,有較多的資金來源,更重要的是有較好的品牌效應,使得民眾對於社福機構的服務十分支持與認可。
而在大陸,由於經濟的迅速發展,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亟待解決,然而當時政府並沒有及時推出相關的社福法規來加以規範,使得原本發展時間較為短暫且呈井噴式的社會工作服務沒有相關配套措施,直到近幾年,民間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開始在很多地區生根發芽,也在政府的引導下不斷地成立社會工作機構試點及社區將西方傳來的社會工作理論與當地的風土民情作結合,試著對社會工作進行本土化的發展改革,顧湘(2015)在《我國社工機構發展模式及比較》中談到經過 10年的發展,社會工作機構已經形成了政府運作為主型、政府與社會組織結合型、社會組織運作為主型、企業參與社會工作型等多種模式 ,各模式特點不同,均有利弊。彭善民(2009)也在 《上海社會工作機構發展實況及反思》一文中對上海現階段社會工作現狀進行描述,文章指出上海社會工作機構運作模式分為:政府運作、 社會運作、政社合作三種類型,並從自主性、代表性、技術性三個方面對社會工作機構運行進行分析,對機構的運行模式進行分析。從此不難看出社工機構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與幫助,然而如何將這些理論模式更好地運用於實際,則是民間社工機構發展的重要條件。
參考資料:
詹火生、林慧芬(2003)。台灣社會福利過去、現在與未來。國家政策論壇,冬季號。2009/4/26。〈http://old.npf.org.tw/monthly/0304/theme-207.htm〉。
顧湘(2015)。我國社工機構發展模式及比較。學會,11,13-20。
彭善民(2009)。 上海社會工作機構發展實況及反思。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eds.)社會主義與中國現代化 政治·法律與社會: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pp.587-591)。
Comments